BD半岛·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从互联网离职创业后我如何空手套白狼拿到第一笔20万元生意

发布时间:2024-12-18 08:34:01    浏览:

[返回]

  作为CEO的学前班,每一位产品经理都有着自己创业做老板的梦想。但创业与打工还是有许多不同。在未真正入局之前,我们只能看到事情光鲜的那一面,而创业的残酷,真正的少有人知。

  撰写本文主要做一个详细记录,纯自娱自乐,不解释任何细节,请杠精,或认为“我在装X”的人退散。

  本文1.6万字,本文适合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或者傍晚,拿着一杯咖啡静静阅读。

  2019年6月,上海正值盛夏,在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担任运营负责人的我,内心躁动不安。

  明面上看当时的我收入优渥,工作稳定,业务驾轻就熟,同时也在大城市成家立业,这一切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任何背景,从东北出来的小镇青年的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普通人能拿到的最好剧本BD半岛·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

  首先当时所负责的运营业务,我感觉自己很难起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做微小琐碎的优化,每天的日常都是去向老板解释为什么昨天日活涨了2万,今天日活又跌了3万,明天日活又涨了1万,推进的很多功能,优化,都在为业务数据提升那1%,0.5%,0.3%的微小进步而努力,然后还要为这微小的提升去写大量的汇报来证明所做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另一个冲击就是我看着当时的下属们,他们都很年轻,也很有冲劲,即使业务有很大的瓶颈,但他们依然饶有兴致的去解决各种问题,和浑身倦怠感的我形成了强烈反差。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行业注定是适合年轻人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互联网大厂会提35岁分界线,想尽各种办法裁掉中年人,年轻人一轮轮的热情,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和喜欢,就能把年长的给拍死。

  虽然当时的我距离35岁还有几年,但线岁被行业抛弃我才滚蛋么?要不要提前未雨绸缪一下?

  我记得2014年刚入行时,每天都有新产品,新模式,新APP,新业态诞生,每天一打开新闻,都是这家公司A轮,那家公司B轮。

  但到了2019年,互联网行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出现,整个衣食住行各种需求,能做的也做的差不多了,高潮过后便是下落,我作为吃到了互联网行业一点点红利的普通人,是不是也该在行业下落前,尽快的逃离和转型?

  而在那一年,恰好也是新消费特别火的一年,虽然互联网行业没有啥新鲜事,但消费品行业的很多热点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冲击到我。

  这些或真或假的信息如果纯日常听,其实内心很难有太大的波动,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就像想发财的人遇到重金求子的诈骗广告,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我开始从日常的产品原型,需求验证,用户召回,灰度测试,应用市场分发这些工作中抽离出来,开始关注卖货,电商这个行业。

  我翻阅大量的新闻,案例去看,越看越觉得卖货,电商这件事,比互联网行业有意思多了。

  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开始幻想起来;我幻想着要不辞职吧,去创业,都混了好几家创业公司,我也算是半个创业人了,这次真刀真枪干一回!

  我幻想着,创业嘛,不做互联网,互联网行业都是精英,都是高智商,不过人家,创业千万不要做互联网。

  我幻想着,要是创业,我决定去做电商,去卖货,完成转型,转型成功了,业务做起来了,中年危机也不怕了!

  各位读者别看我写了很多篇电商内容的文章,阅读量都很不错,但在2019年的夏日,我和你一样,对电商,对卖货的理解,充满着清澈的单纯。

  很神奇,虽然电商也算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类,但像我,以及很多做了多年互联网人,其实并不懂电商,并不懂卖货。

  即使这个业务或者这件事你不懂,也可以先从外围找一些交叉点切入进去,然后逐步深入。

  虽然我不懂电商,但不影响我去寻找一些机会点先切入进去,即使不一定能卖货,那先做做外围工作也可以,至少先想办法接近,学一学。

  而在这时,市场上有一个营销点大火起来!让我充分的意识到,创业的机会来了,创业切入电商的机会来了。

  私域流量是我至今都非常讨厌的一个词,是一个鼓吹价值远远大于实际价值的营销概念。

  但在当时我没有那么讨厌,因为在完美日记等美妆品牌的案例影响下,所有人都发现私域流量和电商行业简直完美的契合。

  电商行业有店铺,有流量,有用户,有产品,沉淀私域,复购,简直就是完美的闭环。

  那私域流量的运营,每个互联网运营,估计都干过——谁没在产品冷启动的时候拉过几个种子用户群?谁没在产品需要流量的时候,搞一些社群裂变?

  正好此时,我多年的好友,在杭州创业做电商服务的Y兄来找我瞎侃,Y兄在杭州某电商大厂工作过几年,出来创业后做了一家电商服务小公司,帮商家投投小红书,做一些资源的对接,在电商行业浸淫很久,认识大批商家。

  我将想法和他进行沟通,询问现在私域流量这么火,和电商商家结合做一些服务有没有机会?

  我被他鼓动的热血沸腾,又找周末去了杭州几次,看了看他的公司场地,以及又喝了几次大酒,在最后一次沟通中,我被他彻底说服了,我们两人甚至已经畅想规划到了公司年营收几个亿,业务该如何管理,颇有种中二少年,指点江山的豪迈,就差两人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

  在车上,望着行驶出上海后的一片片厂房,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从今天开始,广阔天地下,老子要打出一片新世界!

  所以到了杭州,安顿在Y兄家里后,我们俩开始迫不及待的寻找第一个实验客户,搞出一个案例来。

  Y兄果然发挥了自己在行业的优势,拉来了一个淘宝女装商家给我当“小白鼠”。

  我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和女装品类第一次产生接触,但那时的我,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深入女装行业,果然生命中的每个点,到最后都会连成一条线。

  我们为这个女装商家免费服务6个月,帮他搭建一个2万人的私域流量用户池,以及建立完整包括引流、转化、日常运营的标准流程

  作为交换,这个商家提供一切支持,并允许我们后续将他作为案例,进行介绍和宣讲。

  每天早上,我和Y兄一起起床,一起早饭,一起上班,帮助这位小白鼠商家一点点搭建起整个私域的流程,必要时还会去广州出差一下,实地探访这位小白鼠商家的业务流程。

  我们坐着车七拐八拐来到城郊,然后进到广州的城中村,绕了好久才找到客户隐藏在居民楼的公司,原来破破烂烂的城中村里别有洞天,几百个女装商家都隐藏在这里,从面料,生产,供货,发货,仓储,运营,拍照整条产业链一应俱全。

  而这些电商老板大多数都其貌不扬,没有高学历,很多人连流畅的表达都不具备,也没有什么清晰的逻辑和思路,但依然不妨碍他们能做出年营收几千万的生意。

  我欣喜的看着这一切,开始慢慢褪掉互联网行业那高大上的光环,整个双脚踩进泥土中。

  开干后,我和Y兄也约定好了股份分成:他75%,我25%,后续再根据业务实际的贡献情况逐渐调整股权比例。

  我对此分配没有任何看法,当时的我急于有人带我入门电商行业,能有Y兄这样的领路人,我已经非常感激,至于收益后面分配值不值,那也得等公司真的有效益才能看清楚,但现在公司业务八字没一撇,过多的计较这些并无太大意义。

  我住在Y兄家,办公场地现成的,上班Y兄开车带我,吃饭跟着一起吃,即使没有收入,在杭州的生活成本也不高。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杭州确实如网上所说,真的是一个美食荒漠,我在杭州工作的几个月,始终没有让我印象深刻的美食。

  我有时候也很纳闷,好歹也是一个富商巨贾,众多精英,打工人所在的新潮都市,为什么没有适合平民且可口的美食?

  在服务小白鼠客户几个月后,我们逐渐跑出了一套电商客户从最开始引流到沉淀再到转化的完整流程,并将其做成了一个标准产品。

  当时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个宝洁出来女高管,也开始做这类业务;当然人家起步就很高,一上来就能拿到几个大品牌客户的单子,真的是让我羡慕不已。

  我开始期望Y兄为我们的服务产品寻找一些付费客户,哪怕钱少也没事,但一定要让客户付费,哪怕不赚钱也行,重要的是要付费。

  我们急需通过客户的付费意愿,以及付费后的交付情况,来判断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并进行新的打磨。

  我们在服务小白鼠的客户中,即使有时候出现一些交付问题,客户依然会比较宽容我们,毕竟我们是免费为他服务嘛,所以可以宽容。但这样下去我们是无法真正探到业务的深水区。

  Y兄对此不置可否,认为我们的小服务产品还很稚嫩,还需要再打磨打磨;我和他争论,向他强调粗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更需要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跑一跑,根据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优化。

  我已经在这近4个月了,我们何时能通过这个业务拿下第一笔营收?哪怕不赚钱也行,搞到1万,2万,几千都行,但一定要拿到第一笔营收,通过这样的里程碑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不然一直空耗在这也不是办法,早晚都要面对市场的。

  由于当时我住在Y兄家,所以很尴尬的是,当Y兄和他太太吵架时,他的太太经常会一气之下,把我俩赶出家门。

  11月的杭州已经开始变冷,我和Y兄抱着被子走在街头,像两个无家可归的人一样被冻的瑟瑟发抖,我确实没有想到创业后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居然是被合伙人的老婆赶出家门。

  如果只是夫妻吵吵架也没啥,没想到Y兄后续就很少上班了,经常几天在公司里见不到他,然后来到公司也是一脸愁容,后来我才得知,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解决自己的婚姻危机,所以也很难对公司的业务全情投入。

  这时业务就卡在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没有人去搞客户,公司没有营收,我每天的时间依然用在服务小白鼠客户身上,公司的大股东陷入婚姻危机无暇顾及,也不怎么来公司,我也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

  公司当时的位置是在阿里园区旁边,隔着窗户,就能看到阿里的办公楼灯火通明。

  那一年也是阿里最后的辉煌时代,他们当时在准备二十周年司庆,几百辆大巴车沿着街道停留,载着几万名员工去向体育场。

  后续又发生了几件不快的事情后,我开始评估当前的状况,我认为Y兄有一定能力,但此时此刻,因为各种问题的缠绕,他无法把业务再向前推进一步。

  随着我创业多年,经历了诸多风吹雨打,更加成熟之后,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我自己亦有问题。

  首先当时的我比较冷漠,不太爱管闲事,更不愿意掺和别人的家事。所以作为Y兄的好友,我并没有去帮助他好好调解一下婚姻问题。如果换做现在的我,合伙人出了任何问题,我都会帮忙解决,即使解决不了,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时的我,淡漠感更多,如果我在那时能拉着这两口子多坐下谈谈,多帮助他们调解调解,也许这一切不会那么糟糕。

  其次,可能由于在职场顺风顺水,我对世间的事情有着较高的要求,时常认为身边的人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很难去宽容别人,很难有同理心。比如我觉得Y兄是大股东,是业务的核心骨干,连家庭问题都搞不好,鸡飞狗跳,是不是能力有问题?直到我创业后,看到很多能力强的老板,依然公司倒闭,依然被起诉,依然家庭崩溃,包括我自己创业后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我开始意识到世间是很混沌的,很多时候的不如意,自己都很难掌控,更不应该过多苛求别人。

  并不是发生了这些事情就证明他有问题,而是这些事情的发生本身就充满着随机性。

  我现在会多了很多宽容感,但在那时的我,并没有学会与别人共情。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时的我还是没有从打工心态向创业者心态进行转变。

  比如Y兄对这个产品市场化不认同,不发表意见,无暇顾及,那我也不应该在那坐以待毙,而是应该迅速行动起来,自己找客户,发动自己的圈子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转化。

  但当时的我,却想当然的认为,你的股权最大,说好了客户你负责拉,你就应该践行承诺,我股份占比小,我只专注交付,大家应该做好各自的事情。

  这就是打工思维的存留——我虽然嘴上说是创业,身体也在创业,但我内心却依然是打工心态。

  这个问题我也是后续吃到一些教训之后,才逐渐完成了身体和心态上创业的统一。

  合伙人家庭矛盾了,那就帮他调解调解,不能调解也可以先支持下他,等待他解决这些问题归队,不应过于苛责;

  公司业务迟滞了,也没事,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自己找资源,开拓客户去推进;

  对于股份比例的不认同,那可以先做出一些业绩,后续再用业绩去做一些股权的重新调整;

  但那时的我年轻气盛,对于每一刻的停滞都无法容忍,以及对于别人有着过多的苛责,所以我终究没有选择更成熟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这几个月待在杭州,杭州给我留下的印象更多是美食荒漠,湿冷的夜晚,拥挤的交通,不便捷的地铁;当真的要离开杭州时,我决定去西湖转转。

  我安安静静的坐在湖边,一边思考接下来的规划,一边看着阳光洒满的湖水,在这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杭州那温润之美,而此时千里之外的深圳,仿佛将是我新一轮征程的彼岸。

  想创业的人首先得扛折腾,要是在职场推进几个月的项目最后崩掉,高低得休个假缓缓。

  但现在自己干,也没人发工资,不可能奢侈的休息,反而要更快速推进,把之前失去的进度都补回来。

  我盘了一下:我没有什么光鲜背景,也没有电商实战经验,也没有行业人脉;我不可能上门去推销产品挖掘客户,我更需要的是想办法把目标客户“钓”上来,让他们有求于我,这一定比自己到处闷头找客户事半功倍。

  说干就干,我注册了一个电商行业公众号,在公众号发表了十几篇关于电商和私域流量结合的理论以及实操性文章,文章内容素材主要来自我做小白鼠电商客户的一些观察,思考和总结。

  然后我又到处找电商,科技的媒体网站,把这些文章发表上去,并且留下自己的公众号和微信方式引流。

  庆幸我在互联网混了几年,也算是一个小V,所以手上认识一些编辑朋友,这些编辑朋友看我创业不易,纷纷支持我,帮我把文章刊载、置顶、加精。

  当然市场上私域流量大火,这类内容也比较受欢迎,所以我发布的文章阅读量都还不错,公众号快速涨粉,很快就积累了500多的基础粉丝。

  之后我又用互联网的常用套路,充分发挥我优秀的PPT能力,制作了一版精美的【淘宝天猫卖家-私域流量搭建指导】电子版手册。这个手册高级精美,排版简洁,上面凝练着我对私域的理解干货,可以说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

  然后我又花了500元,买了一套微信裂变的小工具,设置了一个小活动,告诉公众号粉丝们,只要拉10个人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领取一份【私域流量】手册,通过这个手段,很快给公众号搞了2000多粉丝。

  我贴心的在手册里的每一页,都加上我个人微信二维码,我巴不得这些人拿到手册后到处传播分发,越多的人传播,就一定会转化出我的目标用户。

  我还加了几十个电商群,天天在群里水群,聊天,瞎侃,没事就扯私域流量的内容,给群里的电商老板们,运营们洗脑。

  不过反馈不是很好,群里大部分人对这个营销概念都反应冷淡。我水了一阵之后,发现没啥效果,这部分动作就停掉了。

  在一番操作下,我的微信最开始每天有几个人加我,到后续每天有十几个人加我,到最高峰一天能有30多人加我。

  由于不是上门主动推销,而是放出钩子吸引别人。所以相对应来说,加过来的人也比较尊敬我,后续沟通也会对等。

  我翻了一下加来的人,有的是电商运营员工,有的是电商公司某业务负责人,有的真是电商品牌老板,我决定把没有决策权的电商运营员工都排除掉,专攻电商老板和业务负责人。

  我在注册公司时就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12月,1月,年前这个时间段,其实并不是一个转化企业服务的好时间。

  因为很多公司到了年底,都会进入修整、封账、收缩、总结,不会再增加新的项目花销。

  很多老板加我后,会主动咨询一些私域问题,讲一讲他们的困境,我和他们1V1电话沟通,一边为他们出谋划策,一边在这个过程中和他们宣导私域会如何帮助他们。

  但果然如我担心的那样,很多老板和我聊完之后,说了一声谢谢,就再也没有下文。

  虽然你创业这么久没啥进账,但看你天天电话不断,还以为这是谈着几个亿的大买卖。

  我报以苦笑,我说我还不如小姐,人家嫖了小姐至少还会付钱,但现在嫖我,可是一分钱都不用付啊!

  有时候我也会通过沟通说动一些大公司大品牌的市场或电商负责人,私域流量概念实在太火,他们对推动这个业务还是有一些兴趣。

  之前有一个纸巾大品牌的渠道负责人加我微信,和我聊了之后觉得可以搞搞,便开始推进这个项目。

  他让我准备一些方案材料,到时候和他上司来个线上会议,阐述下方案,看看如何合作。

  突然有一天,他线上找我,让我紧急参加一个电话会议,我莫名其妙按他要求下载了一个软件,然后加入会议,他缓缓的说道:

  刘总,我们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还有管理层VP们现在都在会议室,请你讲解一下私域流量方案吧。

  此时的我穿着睡衣,懵逼的坐在电脑前,感觉就像被一群老虎豹子狗熊环视的小鸡仔。

  我复盘了下,首先我输出的内容虽然量大,但依然感觉很单薄,案例稀缺,没有那种PPT上一排成功案例,用了我的服务,立收翻几番的刺激感。

  其次我没有做过销售,我虽然有引流的能力,但却低估了销售这一环,这使得我从引流到转化这个阶段出现了能力脱节,后续我和大量做企业服务的朋友沟通,了解到销售很重要,尤其需要经验和能力。

  还有确实时间点也不太好,即使有些客户被我说动了,也说年后再来找我,年前先多了解了解。

  电商小老板们,或者说中国的小老板们都较为精明,我没有很强的洗脑能力,光靠电话沟通,很难拿下他们。

  然后市场上也有很多公司也在做这类服务,和他们相比,我在团队,案例,背景,服务方面没有什么优势;

  随着沟通中不断暴露出问题,我越来越灰心,底气也不像刚来深圳时那么足了,并且在这时,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在和大量目标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市场炒作,我发现很多客户似乎把私域流量当成了万能解药。

  他们认为自己生意不好,流量不行,销售额不行主要是因为没有做【私域流量】,仿佛做了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而我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困境主要来源于品类特性,产品不行,视觉不行,包装不行,或者不太会搞流量。

  你的品类本来就是大宗消费品,顾客可能一生买一次就够了,你沉淀了他难道会多买一次么?

  比如有一个做高端家具的客户来找我,说生意不好做,卖不动,想做私域;我说私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你的品类特性就决定着,顾客购买高端家具是非常低频的消费,你私域养了人,也不可能提升他们的消费频次。

  有卖酒的客户来找我说,酒卖不出去,没有流量,想做私域;我说你没流量你得去搞流量啊,你去投广告,去做投放,去做渠道,去推销啊,去找主播带货啊,难道你做了私域就有流量么?

  有卖高端定制手套的客户找到我说,生意一直有瓶颈,每年就能卖800万,永远涨不上去,想做私域;我说全中国有多少人能消费定制手套?你要做的应该是丰富产品线,让产品线覆盖更多可以消费的人群,以此来增加销量,做了私域也不会给你多拉几个买高端手套的人。

  可能我心地善良,也可能是我能力不足,我确实无法想到,如何帮一个卖垃圾袋的商家做私域,以及运营和维护。

  就好比你得了痔疮,我会告诉你,你得去医院,得动手术或者吃药;但我不能告诉你说,你得健身,健身可以强身健体,它对你得痔疮这件事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这些人被我劝说一顿之后,统统打消了这个想法,而我这样善良实在的人,也理所当然得到了上天的奖赏:

  通过和客户的沟通,我意识到私域流量确实会帮助电商商家,但它的帮助有特定条件,并不是所有品类和产品都适合,而且这个业务的形态一定是浅层的。

  沉淀用户,做好人设,做好和用户情感的建立,做好消费的情感关怀,触达消费者,刺激他们的需求……

  这些浮空的话术说到后面我都很想吐,没有办法,因为这个业务的形态最开始就是浅层的,你不可能给它说到天花乱坠,再叠加转化的不利。

  我开始对【私域流量】失去了兴趣,即使后续真的能拿到客户,我对做这类业务依然感到悲观。

  我进入了一段困顿迷茫神游的日子:我懒得再写私域流量文章了,无论它在市场上火不火,无论有谁做出成绩,无论有哪家公司拿到了大单子,大客户,

  很多创过业的朋友或许都会有如下感受,市场上总会有新风口不断出现,但真正让你能坚持下来,克服一切困难做的事业,一定是你内心极度认可的。

  中午,我会去街对面的商场吃口饭,看着商场内人声鼎沸,人来人往,我的挫折感也被不断放大。每个人都有工作,每个人都有事业,每个人都很忙碌,连外卖小哥都有自己的终点;而我,一个正当年的男人,此时却待在家中,没有工作,没有事业,没有进账,简直废物一枚。

  在不断地自怨自艾中,我开始后悔之前创业的决定,在内心中鞭笞曾经决定创业自己。

  亲爱的读者,我将这一段的真实想法袒露给你,是想和你说明:其实我本人,以及我所见过的大部分老板,他们的内心,没有那么坚强,也没有那么洒脱。

  很多商业大佬在自传,短视频会经常说:遇到困难要克服困难,调整心态,抛弃过去,重新战斗——这话说的没错,但这其实是很优秀的人才具备的心态。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遇到挫折,失败了,内心一定会后悔,都会暗骂自己,甚至会想放弃,跑路,只是这一切并不一定会让外人所看到;当然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丢人,因为决定结果的不是我们的内心,而是我们的行动,但这一过程中,内心必将在无比煎熬。

  神游几天后,我缓了缓,重新面对这个冰冷,半死不活,根本看不到出路的局面。

  但内心中依然有些不甘,虽然我创业的原生需求已经不成立了,那要不要再找找别的机会?既然都出来了,那就啥都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实在不行年后就去找工作。

  我开始网上瞎看,看各种别人如何赚钱的文章,各种搞钱小技巧,我到处加群,加了运营群、创业群、电商群、副业群、市场群、营销群、一堆群…..

  由于我打字超快,又能胡侃,加了这些群之后我很快就成为发言王,到处见缝插针在里面瞎聊,和群友打成一片。

  因为我做过私域项目,有大量实践经验,正好这些大公司市场部的人,营销人对私域流量也很关注,我在里面经常分享自己的各种操作实操,受到了热烈欢迎,

  当时新消费品牌大火,每天群内都充斥着对于某个新消费品牌的讨论,比如哪个品牌产品卖爆了,哪个品牌又请了什么明星,哪个品牌又做了什么营销活动。大家热烈讨论中。

  但我发现他们在讨论这些品牌时,都很喜欢用“定位准确、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趋势、精准抓到了用户的心智、赶上了流量红利”等等字眼总结这个品牌为什么火爆。

  同时群内又对于数据类文章非常追捧。记得当时【增长黑盒】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拆解完美日记的3000条数据,我们发现了它的增长秘密》的文章在圈子里大火。这篇文章开创性地,通过采集完美日记在站外社交媒体的投放数据和天猫店铺的销售额进行关联,梳理出了完整的投放链路和效果。

  这篇文章也被转发到群里引起了热烈讨论,很多群友都在问上哪可以找到类似数据。

  结合着群友们的聊天,以及大家对于数据类文章的追捧,以及新消费市场品牌的火热,我突然意识到,整个市场对于数据类分析内容是有需求的。

  因为新消费品牌当时竞争异常激烈,了解竞对的数据动作和数据结果,是市场人,营销人的刚性需求。

  同时在2019年,还没有很好用的数据分析后台,所以市面上很难跟踪到竞对的营销数据,所以大家对于品牌的讨论总是停留在那些浮空的词汇,因为没有数据的支撑。

  我在想:如果我能写一些新消费品牌营销数据类的文章,是不是会更容易获得市场关注呢?

  我其实并不知道,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只要能做出当下受欢迎的内容,是一定能搞到钱的!

  但写这类文章要比私域难多了,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数据,而且是核心数据,包含站外社交媒体的数据,以及站内销售额等数据。

  但我在之前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程中,有大量和程序员对接爬虫需求的实战性经验。那时的我们天天用爬虫去抓海外各种平台的内容资源,时不时还会把人家的网站和APP搞崩。我在这个过程中领略到了爬虫的巨大威力,以及了解具体执行细节。

  互联网行业以前流传一个烂梗,意思是我有一个千万级的项目想法,就差一个程序员了。没想到这个烂梗真实的发生在了我身上。

  我关注一些程序员公众号,然后想办法加入他们的群中,发布了【我需要一个能写爬虫程序员的需求,有偿,感兴趣速联系我】的需求,

  我又进到程序员的贴吧,私信了一些程序员,我又加了一些程序员的QQ群,总之一番操作下来,我找到了3个会写爬虫的程序员。

  一个因为要价太高被我淘汰,一个因为沟通太费劲被我淘汰,最终留下了一个技术不错,比较好说话,价格也较为便宜的程序员小哥哥。

  我给了他一些字段,让他爬一个平台的数据,搞了一晚上,我得到了想要的数据;我很满意,付了300元费用,和他约定年后会找他大干一场。

  转眼过年了,我回到老家,在老家的我每日茶饭不思,思考着年后赶紧回到深圳推进这个项目。

  家人们都不是很能理解,纷纷骂我脑子有病,正是疫情高峰,这时候回去是不是找死。

  这样的内容不是像私域文章那样张口就来,而是需要大量数据链和严谨的逻辑作为支撑。我需要找一个优质的品牌标的来去落地这些内容。

  不过像完美日记、花西子、橘朵这样的美妆品牌都被人写烂了,我要写就写别人没写过的。

  看着看着,一家叫H的美妆品牌进入我的眼帘,产品高级,满满都市摩登风,每款口红的销量都月销几万,十几万+,再一翻X红书,有大量种草笔记,也算是一个网红品牌。

  我向爬虫小哥提交了需求,让他把近一年H品牌在X红书和D音所有投放内容和数据全部给我抓下来。

  他很快给到了我一个几千条数据字段的表格,清晰工整,比那些破烂的后台真的好用很多。

  同时,我又向做电商的朋友借到了美妆品类的电商后台,挖掘到【H】在平台内的相关销售数据。

  现在站外和站内数据都有了,我需要做的就是把两份数据关联起来,通过分析,写明白H品牌的一系列站外营销动作,是如何拉动在平台内的销量。

  我开始按月整理内容,数据,然后再和站内的销售数据做对比关联分析,结论一定是很明显的,毕竟H品牌砸了这么多的钱,一定会带来销售额的强势增长。

  为了读者的直观体验,我做了大量的分析图表,同时吸取【增长黑盒】公众号内容晦涩难懂,语句不通顺,排版不好看等问题,我在写分析的时候尽量用浅显轻松的语言,去论证这些内容,同时注意排版美观,尽可能让读者轻松愉悦的读完。

  我在写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情绪很兴奋,就感觉比做私域有意思多了,这才是我这个优秀的互联网人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是天天在和客户扯如何把顾客拉到他的微信号里。

  当由几千条数据筛选,带有大量图表、示例,精美排版的文章写完后,我长舒一口气。

  文章发布后,阅读量涨幅的速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快,但还是用半天多时间,达到了近1500阅读量。

  我在文章里留了个人微信,我的个人介绍从私域流量专家、私域营销服务商,摇身一变,变成了数据分析专家、数据分析服务商。

  吸取了之前做私域的教训,这次再介绍自己,甭管怎么样,我一定先把架势给拉足。

  我们公司是专业品牌数据服务公司,专为消费品牌提供各种数据服务,已累计为上百家品牌提供数据支持,欢迎合作!

  我公司有一个5人精干数据团队,有着先进技术和软件可以挖掘到竞对品牌全面的营销数据。可以为客户实现一条龙服务!

  不过我很有信心,通过沟通我能明显感受到,这次加我微信沟通的人有着明确的需求感,明显对我手上的东西感兴趣。不会像之前做私域客户转化一样,和客户的沟通很发散,他们也没有特别想要我手上的私域服务。

  而且最让我欣喜的是,H品牌的创始人也加了我,她也看到了文章,加了我之后她表示了感谢,说这篇分析文章写的很好,很科学,她甚至转发给了她的投资人。

  既然文章都能打到创始人那,说明内容的传播性很好,直接打透了圈层。如果再多写几篇类似内容,我相信一定能有收获。

  我也不知道支撑有收获的逻辑是什么,只能说创业有时候不需要逻辑,有跟着感觉走就行。

  我开始挨个品类看,看着看着我发现食品品类写的人少,好,这次咱们写食品品类。

  W品牌以其开创性的冻干食品创新+高颜值包装,以及诸多明星网红代言,在市场上风靡一时,销售额高速增长。

  我又查了查市场上写W品牌的文章,粗制滥造,狗屁不通,什么数据也没有,都是在写一些概念性的分析。

  我又发了新的数据需求给到爬虫小哥,同时又到处借食品类的电商后台去看数据。

  这个网红品牌比较火,数据量较为庞大,我用了三才把数据理清,又用了两天时间写完这篇文章,同时再次优化了第一次文章的诸多不足,图表更加美观,图例更多更清晰。

  文章写完后,我拜了佛祖圣母玛利亚财神,求求他们保佑我尽快打开局面;如果这篇文章发完依然没有转化,那我可能真的要开始找工作了。

  有一些人加我之后主赞美文章不错,给到了他们很大启发,还有一些人加我,和之前一样,会问我公司是做什么服务,团队如何。

  同样,W品牌的创始人也加了我,表示文章已经在他们公司传阅开,她非常佩服我通过公开渠道的内容,就能做出如此精确的分析。

  那一晚上我很忙碌,一边看着文章的数据蹭蹭蹭涨,一边和加我的人各种沟通,虽然那天晚上并没有转化,但我有一种真的被市场所认可的感觉。

  第二天上午,我打开微信,发现有一位大哥反复加了我几次,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后来我一聊才清楚,大哥是一家咨询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正在给一家上市小家电企业做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现阶段遇到些瓶颈,缺乏竞对详实的营销数据分析,精确到每个月,每一周,每一日的数据。

  他的需求很简单:让我调查清楚市面上一款网红小家电A产品,该A款产品年销售额几亿,我需要把它近2年所有的投放数据,销售额数据整理出来,具体到每一位网红,红人,博主,主播,聚焦到每一个流量渠道,以及分析清楚这些投放动作和销售额的数据关联,要出一份详实的分析报告。

  大哥又说:我们对方案的美观程度也都有要求,你会做PPT么?PPT做的怎么样?

  我把之前做过的精美的,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的【私域流量手册】电子版发给他说:

  大哥直接拍板,安排财务打款,因为那时很多人居家办公,所以等到了下午,钱才打入公司账户。

  看到钱入账的那一刻,我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兜兜转转几个月,我终于搞到钱了!而且真的是通过做电商行业相关的业务搞到的钱,不是通过卖课搞狗屁社群知识星球搞到的钱。家人们也很开心,甚至打电话通知所有亲戚们,告诉他们我开的公司终于业务开张了。

  这次的数据量实在太大,主要这个A产品投的网红真是太多了,在小红书和抖音,至少投了几千篇内容,还在抖音做了几十场专题营销活动,后来我了解这些营销活动起步价都是百万级别。

  几万条数据汇总给我,我开始按月,按平台,按场景,按数据进行分类,光整理这些数据就用了近一周。

  当时的我基本上每天早上9点起来,开始写报告,不下楼,吃饭全部点外卖,一直写到凌晨3点左右,然后睡觉,周而复始,整个交付过程中没有什么难点,更多的是堆工作量。

  如果要计算这些营销费用的话,就需要把合作的几千位网红,KOL的报价都要搞到,相加就行——但这样是不可能的,一个个问报价估计得问到明年。

  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我把这些网红,KOL,按照粉丝量去归类;10万粉一类,20万粉一类,30万粉一类,以此类推,然后每一类,我就问3个网红的报价,然后取一个平均数。比如10万粉的网红,A款产品投了500个人,我就问3个人的报价,有的人说600,有的人说1500,有的人说1000,我就取1000元这个报价,然后所有10万粉的网红报价,我全都按1000元去算,那A款产品投了10万粉网红投了500个人,则500*1000=50万元。

  那站内的流量费用也比较容易算,比如A款产品在站内直通车采买了几百万上千万的流量,我就去了解网红小家电这个品类,获得一个流量的大致成本是多少,是8毛,还是1块2,还是1块5,了解了平均单个流量成本,我再了解A款产品付费采买了多少流量,乘一下,就能知道整个站内流量的花费成本。

  当我顶着黑眼圈,把120多页的报告交付后,客户大哥非常满意,让我又增补一些内容后,把剩下的尾款也打给了我。

  该客户要求我提供市场上十家销量最高的品牌的全部投放链路,投放数据,产品分析,同时还要求我做一个100名用户的深度访谈调研。

  拿到定金后,我意识到这次工作量很大,不能光靠自己了,需要招点助手来帮我;同时也不能在家办公了,因为有些目标客户寻求见面聊聊,我不可能在家接待他们。

  在家宅了几个月之后,我终于出去工作了。此时街对面的商场依然人声鼎沸,但我不再感受到对比的落寞,因为我也有了工作,有了事业,有了进账,我的自信心重新开始爆棚起来。

  我把业务做了一些分包,把用户调研分包给另一个裸辞在家的朋友,同时招募了一个实习生,和我开始搞新案子。

  之后又是一段没日没夜苦干的日子,但我的业务已经真正开始转了起来,我不用再回去打工了,我的创业之旅在东转西转几个月之后,终于开始启程!

  虽然没有想到后续的几年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但在那一刻,我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从创业者的转变,开始勇敢的上路出发了!半岛bandao体育,